遮陽,對于溫室而言,是光照調節(jié)的重要手段。在溫室領域,按系統(tǒng)安裝位置劃分,可以分為外遮陽和內遮陽兩大類。在建筑領域,有第三類——中置遮陽(其特點是將遮陽系統(tǒng)安裝于兩層覆蓋材料之間,這種遮陽方式主要用于中空窗體內安裝百葉或呼吸式幕墻)。
除了進行光照調節(jié)外,外遮陽還可兼具降溫功能,內遮陽還可實現(xiàn)一定的保溫功能(但內遮陽幕布不一定非要具備保溫性能,例如熱帶氣候應用,可能會更注重內遮陽幕布的開孔通風性能)。在蔭棚的應用中,閉孔的外遮陽幕布還可作為覆蓋材料使用,簡化了建筑結構。當然,這類蔭棚為了有效排水,一般會采用三角形大屋面而非平頂。
遮陽系統(tǒng)大致可分為兩大塊,即遮陽材料和傳動系統(tǒng)。遮陽材料既有柔性的材料也有剛性的材料,還有介于二者之間的半剛性或半柔性材料。在國內,溫室的遮陽材料一般采用柔性材料,傳動方式主要是齒輪-齒條傳動方式、鋼索傳動方式(鋼索拉幕遮陽系統(tǒng))和卷放傳動方式三種方式。建筑上以及國外的溫室項目,則有較為豐富的遮陽材料和傳動方式供選擇。不同的遮陽材料可以起到不同的作用,達到不同的效果和使用壽命。
溫室遮陽系統(tǒng)的設計主要是考慮可見光遮陽率(直射光與散射光)、熱輻射阻擋率以及陰影位置等幾個方面。為什么要單獨提出熱輻射阻擋率呢?根據(jù)能量守恒原理,太陽輻射到達遮陽材料上以后,一部分被反射,一部分被吸收。被吸收的能量應當以另外某種形式體現(xiàn),包括熱蓄積、熱傳導或熱輻射的形式。其中,熱輻射會出現(xiàn)在面料向陽面,也會出現(xiàn)在向溫室面。這樣,遮陽材料實際所遮擋的熱輻射要小于其對可見光的遮陽率,會增加溫室冷負荷。陰影位置的影響在較高大的溫室以及南部地區(qū)溫室較為明顯。例如一棟面積較小,且高度較高的溫室,如果只設置頂面外遮陽,那在太陽角度較低的時候,溫室內大部分區(qū)域并沒有被遮陽,系統(tǒng)功能等于是喪失的,這時,應當設置立面遮陽。對于位于北回歸線以南的地區(qū)(以我國為例,若按全球而言,則是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區(qū)域)太陽在某些時段會照射到溫室北立面,如果對遮陽要求較高的話,此時,理論上北立面亦應設置立面遮陽。另外,覆蓋材料產生的附帶遮陽率和屋面污染亦應被考慮在內。
多數(shù)荷蘭環(huán)控系統(tǒng)并不像國產系統(tǒng)那樣設有室內光照傳感器,其室內光照是根據(jù)室外光照并根據(jù)覆蓋材料和遮陽設定進行折減。這樣的算法在歐美比較合適,但結合我國的國情(污染、灰塵以及缺少屋面清洗),其計算值往往會產生較大誤差。我們曾咨詢過一位荷蘭環(huán)控公司的技術工程師,他對我們的回復是,荷蘭人是考慮到溫室內的結構陰影可能會造成傳感器誤判,況且他們的外遮陽參數(shù)很準,頂部覆蓋物又經(jīng)常清洗,所以這樣設計的。
|